这是熊十力哲学中最富有辩证法的部分,也是对传统哲学最重要的发展。
善、恶都是人性自身具有的,但善、恶究竟自何而来,他没有说,气只是承载和运行善、恶的。而孟子正是在这种历史变革中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效应。
他所强调的是教化的作用。进行比较之后,韩愈认为:孟氏醇乎醇者也,荀与扬大醇而小疵。唐朝的李翱,提出过性善情恶之说,带有明显的性、情二元化的倾向,但是,李翱之说受到理学家特别是朱熹等人的批评。但他在独尊儒术的时代能写出《问孔》《刺孟》的篇章,说明他有很强的批判精神。董仲舒和荀子一样,缺乏形而上学的诉求,更受汉代经验主义思潮的影响,用质性说明人性,但他有天人目的论思想(不同于孟子的自然目的论),圣王是代表天意进行教化的,所以他所说的善具有宗教意义,可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超越。
……不知务农为先者,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。因此他批评说,孟子的性善说,无辩合符验,坐而言之,起而不可设,张而不可施行,岂不过甚矣哉?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仪矣,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仪矣。有没有儒家资本主义模式?这个模式是不是家族企业?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。
家长制应当代之以现代管理,这涉及经济结构的问题。这种修养建立在自尊和对自我价值的体认之上,同时又有一种自我担当和自信,能够得到他人和社会的信任和尊重。人生在世能不能心安,这是人的价值诉求的问题,心安就能得到快乐,不安就会受到谴责,包括良心的谴责,便无快乐可言。所以,中国哲学提倡人的自觉自律,也就是为己之学。
我国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过,人有四种境界。但天的目的是由人来实现的,人才是目的本身。
比如纳税人必须纳税,这是法律上的义务。中国哲学则是从宇宙生命的意义上重视个人的,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德性,因而有自身的价值。三是道德境界,有自觉的道德意识并能自觉地按道德原则行事。道德和法律应当是一致的,但人格形象主要是建立在道德(德性)之上的。
好恶之心人人有之,但儒家强调好善而恶恶,善恶是客观的。20世纪,人们否认自然价值,建立了自然没有价值的科学哲学,并在这种哲学的指导下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。此书是在吸收中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创造性力作,观点明确、论证充分、语言通俗流畅,引人入胜,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。但是,仅有工具事不行的,还需要解决人本身的问题,这里包括人的素质问题(既有科学素质,又有人文素质),更重要的是人生价值的问题。
他到处议论政治、批评诸侯,对人民和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,有崇高的信仰,因此受到人民的广泛爱戴和尊敬。最后,实现天地万物一体境界,即人与人、社会、自然界的整体的生命和谐,有一种普遍的宇宙关怀,这就是人生的终极关怀,也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与快乐。
四是同天境界,也是最高境界。说它是权利,是因为德性是我所具有的,由此表明我的价值,任何人不能强迫我做不仁不义之事。
在中国,并没有西方式的宗教,没有上帝。所谓德性,只是内在的潜能,要实现出来,完全靠个人的修养和实践。但同时又要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伦理关系,这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。如能致富,为执鞭之士他也愿意,但有一个前提,要合于义。无论是建造企业文化,还是树立企业家的人格形象,都不能离开自身的文化背景。* 原载《哲学动态》2004年第5期。
这是人类未来的唯一出路又如本体论问题,这本是中西哲学所共有。
其具体内容是实现中国哲学、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综合。这个区别之所以重要,就在于它能够促使我们通过比较与反思,看看哪种学说能够说明真实的世界(包括人自身)。
可见,新唯物论本身已经是一种综合,或创造的综合。更重要的是,张先生通过中西哲学比较,指出西方传统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天人二分的,它强调克服自然,战胜自然[8]。
【提要】张岱年先生的著名的综合创新论是在中西哲学比较中提出的。[28] 这实际上是讲分析与综合的关系,即只有对理的不同含义一一分析之后,才能对总体的理有全面理解。统一中包含对立,即同中有异,一中有多,能在同中见异、一中见多,这就是解析。问题在于,这种尝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何意义? 就实践意义而言,创新是建设中国现代文化的需要,而建设中国现代文化,就需要以开放的心胸,吸收多种文化之所长,进行必要的综合。
张岱年先生和冯友兰先生一样,对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分析既有吸收,又有批评,认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概念清楚明白,其缺陷是趋于一偏。宇宙论、本体论、知识论、方法论等等虽是西方哲学的提法,但这不只是一个语言的问题,而是通过这些语言所表达的哲学问题,是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共有的问题。
他认为,中西哲学有共同的问题,故可比较,比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中国哲学。或许在解构主义者看来,建构一种具有某种结构或理论形态的哲学文化,是没有必要的,现在的任务是解构,而不是建构。
在其综合创新论中,张先生提出宇宙人生的八个基本命题,即一、物我同实。而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辩证的。
张先生的综合创新论是建立在中西哲学比较的基础之上的。[17] 张岱年:《张岱年全集》第1卷,第277页。但是,正如张先生所指出的,在西方也有反对这种本体论的哲学家,怀特海就是一个代表。但就其基本倾向而言,他更重视中西哲学的不同特点。
理解其综合创新论,又有助于正确对待中西哲学的关系。自然科学则成为人类战胜自然的工具。
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综合创新是在30年代创新综合的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发展,具有新的时代特征,其中特别强调方法论与价值论的意义。一是表示最高神即上帝,亦即冯先生所说的主宰之天。
就其理论意义而言,这种综合创新正如张先生曾经说过的,并不是如同古代的杂家一样,从各种学说中东取一点、西取一点,拼凑在一起,变成一种哲学文化的拼盘。对于西方哲学的这个分析,是很中肯的,也是许多当代西方哲学家所承认的。
标签: 葡萄酒里的“黄油味”是从哪里来的? 香槟2018年迎来“世纪采收” 提升基层政协履职实效 助推增强文化软实力 《醇鉴》2003年度人物:让-米歇尔·卡兹 大熊猫“金喜”“茱萸”将于4月29日启程前往西班牙
评论列表
荀子和孟子一样,很重视人的社会性,重视美的社会性,这一点不同于道家,他否定了道家的超越论,把自然人性置于社会性之下,但又不同于孟子,他不是把社会性变成先验的道德人性,而是通过改造自然性,实现社会性,这样就突出了社会教化即外王的作用。
理学家所谓万物一体境界,既不是把人混同于一物,也不是只讲本体论的超越。
[33] 实际上,他通过把人的道德情感提升为道德本体,使社会伦理本体化、主体化,变成所谓本心全体之德,并且以绝对理性的形式出现,又变成自然如此的自觉的意识,表现为活泼泼地富有情感的意识活动。
然后庄子说惠施死了,我没人说话了。
礼有三本,天地者,生之本也。